科普时报记者 毛梦囡
“北平沦亡了!”1937年夏,这个噩耗如同一道惊雷,震动了正于贺兰山举行考查的“移平易近实边”西北科学考查团。一个多月前从北平出发时那一张张高兴的脸,一时间写满了悲忿,还有有人痛哭掉声。刚从清华年夜学卒业并留任助教的吴征镒抹了把眼泪,原本他用第一笔工资80块银元自费介入此次考查,可如今考查团当场解散,他也只患上暂且返回老家江苏扬州。
这一刻,无数科技事情者运气轨迹被打乱,没有人知道该何去何从,只能暂且迈步向前。前路多艰,这是布满千难万险的流落之路,“吴征镒们”被带往故国的各个角落,于战火轰鸣中艰巨求存;这也是拨云见日的科学之路,只要永不断步,终能抵达光亮。
把“行军路”走成“狼烟科考路”
回到扬州不久,吴征镒就收到教员李继侗的动静,要他前去北京年夜学、清华年夜学、南开年夜学三校构成的国立长沙姑且年夜学(如下简称“临年夜”)担当助教。他怅然前去,在1937年9月尾达到湖南长沙。次年2月临年夜再度内迁时,吴征镒与其他10名西席及284论理学生构成“湘黔滇旅行团”,泯灭68天、徒步3500里(即1750公里)入滇。
身着土黄色军服,打着草绿色绑腿,违着水壶、干粮袋、雨伞,“湘黔滇旅行团”出发了。冬末春初的西南地域气候多变,他们时常冒着暴雨、年夜雪甚至冰雹赶路,晚上休息时把稻草铺于农舍又潮又冷的地上,或者与猪牛同屋,有时还有会被不远处传来的匪贼枪战声惊患上整夜难眠。

步队横渡盘江时,因为江上的铁索桥已经经断裂,“湘黔滇旅行团”只能姑且改用划子过江。盘江水流湍急、旋涡连片,狭小的小舟每一趟只能载五六人,仅靠两位船工用长篙把控标的目的。小舟如同一片叶子于急流中飘扬,惊险万分,不少人吓患上蹲于船内不敢昂首。
日复一日的“行军”,师生们却未曾疏弃教与学,把入滇之旅走成为了“流动讲堂”。每一当歇息或者住宿,化学系传授曾经昭抡就从包里掏出防毒面具,向本地平易近众科普防毒常识,还有及学生一路引导矿区工人冶炼。地质学专家袁复礼手提地质锤、腰系罗盘,走到哪儿就于哪儿讲河道地貌、岩层组织、地文发育等常识,身体力行地向地质系学生们教授野外埠质科考的要领。机械系学生吴年夜昌及同窗研究农田里洪流车的运行道理,土木匠程系学生李锷(è)鼎看到沿途黎民缺乏发电装备,难以照明,厥后就去学了水利发电技能专业。路过潕(wǔ)水,还有有学生偶尔发明寒武纪三叶虫化石,于整个“湘黔滇旅行团”中引起惊动。
于李继侗的领导下,吴征镒沿途不雅察植被,收罗标本放进随身携带的硬纸盒。于湘西桃源洞,他们采到一种年夜花、单叶的十字花科植物,抵达云南昆明后,吴征镒才查出,这是中国特有植物“堇叶芥”。他还有对峙于日志中写下天天的气候、行程、沿途景不雅、风土着土偶情。“红梅初放,绿柳吐芽,菜花蚕豆亦满田辉煌光耀”“阡陌纵横,麦浪已经黄”……就如许,中国西南的植物于吴征镒的笔下及心头任意生长、绽开。
1938年4月28日,“湘黔滇旅行团”抵达昆明,临年夜更名为国立西南结合年夜学(如下简称“西南联年夜”)。这些久居书斋的年青人,第一次用双脚测量中国年夜地,直面于地盘间保存劳作的人平易近,也亲目睹到战火带来的满目疮痍。这让他们感触感染到个别与国度、平易近族间的血脉联络,坚定了学好常识、科学救国的信念。从“湘黔滇旅行团”走出了很多厥后的国度栋梁,如“两弹一星”勋绩奖章得到者屠守锷院士、物理学家洪朝生院士、中国粉末冶金学科重要开创人之一黄培云院士、水力发电工程专家李锷鼎院士……
对于吴征镒来讲,3500里的路程只是“狼烟科考”的最先。云南遍布着跨越1.6万种的植物,高度迥异的海拔及繁杂多变的天气孕育出富厚多样的植被景不雅,如同一座探不完的植物宝库。于西南联年夜的几年里,吴征镒随着李继侗、张景钺(yuè)、吴韫珍等教员举行了屡次野外考查,萍踪遍布宾川鸡足山、年夜理苍山及德宏瑞丽等地。这促使他立下了“安身云南、放眼中国甚至世界植物”的欲望,同样成为他此后人生的主线。
为买一台旧显微镜,同济传授“败尽家业”
1943年,闻名英国粹者李约瑟来到位在四川宜宾的李庄,探望时任同济年夜学生物系传授的老伴侣童第周。走进童第周、叶毓芬匹俦的试验室时,他惊呆了:暗淡的灯光映着破旧的桌椅,桌上放着几个烧杯、若干纸笔,以和一台陈旧的显微镜,鱼缸里游着几只用在试验的金鱼。多篇引起国际生物学界存眷的论文,就降生在这间简陋的试验室。李约瑟忍不住惊叹:“这是科学史上的古迹!”

他其实不知道,为了这台旧显微镜,童第周匹俦可以说是“败尽家业”。同济年夜学于战火中履历六次迁移才“安家”李庄,办学前提卑劣,生物系甚至没有一台显微镜,这让童第周的胚胎学研究难以为继。一天,他欣喜地于旧货铺里找到一台德国蔡司的双筒显微镜,老板却报出天价:整整6万元,相称在童第周及老婆两年的工资!
薪酬追不上战时飞涨的物价,童第周一家经常要靠吃地瓜过活,怎么拿患上出这笔巨款?可是,同为生物学家的叶毓芬知道显微镜对于研究的主要性,她咬咬牙,将家里的衣服、首饰拿去变卖,还有处处找人借钱,终究凑够了6万元。谁知当他们再去旧货铺时,老板忽然涨价到6万5千元!两人无可何如,只好再去借钱,终究把名贵的旧显微镜抱回了试验室。恰是于这台显微镜下,童第周匹俦初次发明了胚胎表皮上纤毛的运动纪律,论文发出后于国际学界引起惊动。

抗战时期,“科学史上的古迹”于中国重复上演:蜗居于牛圈上的草棚,数学家华罗庚写下数论经典《堆垒素数论》;核物理学家王淦昌豢养奶羊以补养病体,他常一边放羊一边思索物理问题,写出于国际物理学界具备创始性的《关在探测中微子的一个建议》;物理学家吴年夜猷因糊口窘困不能不养猪补助家用,他写下的《多原子份子之振动光谱和布局》是其时该范畴内的独一专著,享誉国际物理学界……
于温饱尚不克不及满意的环境下,他们不曾抛却对于真谛的寻求,甚至取患了世界水准的研究结果。这并不是偶尔的古迹,而是中国科学家以热血及执着写就的壮歌,更是一个平易近族于苦难中依然昂首仰望,于抗战中坚信光亮的永恒见证。
降生于牢狱中的汗青地舆专著
1941年12月8日早晨,日军占领燕京年夜学,讲授楼、宿舍楼被封,多位教人员被捕,校园堕入杂乱及发急。因为曾经帮忙多位前进学生逃离沦亡区,30岁的汗青系助教侯仁之同样成为日军抓捕的方针。他虽频频躲过抓捕,但仍不幸在12月28日于天津被捕,并被押往位在原北京年夜学红楼的北常日本宪兵队本部。

红楼地下室革新而成的监牢中,关押了二十多位介入抗日勾当的燕京年夜学师生,包括侯仁之的恩师洪业、邓之诚,学生孙以亮、刘子健等。日本宪兵队对于学生拳打脚踢、残忍用刑,对于西席学者软硬兼施、威胁利诱,对于不愿屈就者则又千般凌虐欺辱。
狱中没有纸笔,侯仁之的眼镜也于鞠问中被日寇一巴掌打飞了,他便全日默坐。思路飘到监狱外深爱的北平,追念起入狱前于北平城区及近郊做过的旷野考查,侯仁之最先于心中默默构想一部专著。厥后他与社会学家赵承信同囚一室,两人交流起汗青地舆与都市社会学常识,更孕育发生了思惟碰撞的火花。就如许,阐述北京地舆位置主要战略职位地方的《北京都市地舆》腹稿于狱中静暗暗地降生了。
1942年6月,侯仁之被日本军事法庭判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三年。出狱后,他赶紧用蝇头小楷把狱中腹稿撰写到纸上。直到1949年,侯仁之于英国利物浦年夜学完成为了学业,这部腹稿才以博士论文《北平汗青地舆》的情势面世,这也是中国汗青地舆学界第一部关在都会汗青地舆研究的专著。
退到“年夜后方”的学者们,日日遭遇敌机轰炸的威逼,但再密集的炮弹也挡不住他们对于科学的执着求索。西南联年夜所处的昆明没有空防气力,至多时一天有27架日军飞机来轰炸,其时还有是学生的邓稼先及杨振宁就躲于防浮泛里切磋物理前沿常识;抗战中后期,重庆的空袭警报经常一连几天不排除,“国立中心年夜学”多位学生被炸死炸伤,师生们依然弦歌不辍,于艰辛卓绝中自强不息。

江山破碎风飘絮,此心安处即净土。烽烟战火中,与灭亡擦肩而过的履历没有使他们畏惧畏缩,反而令他们越发顾惜当下,要亲手为中国搏一个辉煌光耀的明天。
星火永续
一辈子的云南情
战役年月苦守西南联年夜的岁月,让吴征镒与云南结下不解之缘。抗战胜利后,吴征镒的科考萍踪遍布天下,前后于北京军管会、中国科学院等单元事情,取患了诸多成绩。可是,他的心田深处总对于云南魂牵梦萦。
1958年,年逾不惑的吴征镒决议举家迁往云南,出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并定下所训“原本山水 极命草木”,也就是熟悉植物、使用植物、造福在平易近。从此,吴征镒扎根于这片四序如春的地盘,完成为了《中国植物志》《云南植物志》等巨著,体系周全地回覆了中国现有植物的种类及漫衍问题,并在2007年得到国度最高科学技能奖。
2013年6月20日,吴征镒院士于昆明病逝。他用平生圆满了昔时阿谁青涩的西南联年夜助教许下的宿愿:“安身云南、放眼中国甚至世界植物!”
从“狱中腹稿”到北京中轴线
掀开《北平汗青地舆》,侯仁之如许写道:“太庙、社稷坛之间是由告竣正门纵贯皇宫正门的御道。这条御道建筑的位置,也刚好与确定新钟鼓楼及新皇宫位置的中轴线相重合……这类沿着中轴线结构的几何图案之美特别惹人注目。”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北京中轴线”观点,就是于侯仁之与修建学家梁思成著作的基础上成长而成的。
1984年,已经被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侯仁之从美国访学归来,约请罗哲文、郑孝燮及阳含熙三位专家配合递交了一份提案,申请中国插手世界遗产条约。于侯仁之的鞭策下,中国在1987年开启了“申遗”事情,是以他也被称作“中国申遗第一人”。2024年,“北京中轴线——中国抱负国都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80多年前那份“狱中腹稿”中凝聚的血汗,将作为全人类的名贵遗产永远延续……
审核:
刘晓(中国科学院年夜学科学技能史系传授)
王公(中国科学院天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室副主任)
-大发平台-追求健康,你我一起成长